当今时代,随着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呼叫中心行业取得重大发展进步,并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遗憾的是,与呼叫中心的繁荣相伴而来的是频繁发生的呼叫中心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市场违规事件,如影响公民安宁的商业营销类、恶意骚扰类和违法犯罪类骚扰电话的出现,不规范经营、集资诈骗等违规、违法甚至犯罪的问题,催生了个人权益保障、数据安全等新型问题,也给市场监管和社会治理带来极大挑战,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更是出台了关于加强呼叫中心业务管理的通知,我们老看看通知都包含哪些内容:
《通知》共包括六个部分,针对呼叫中心业务管理相关环节,明确管理要求:
一、是加强准入管理。重申呼叫中心业务形态,明确要求不允许提供商业营销类电话呼出服务。要求电信管理机构对申请企业进行实地查验,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许可申请或者不予许可。同时,明确在用户同意情况下的可以呼出的情况。
二、是加强码号管理。要求原则上呼叫中心电信业务接入号码只开通呼入功能。呼叫中心业务经营者在开通业务前,须按规定如实备案电信业务接入号码接入的基础电信企业、使用用途、呼入呼出开通情况等,不得擅自转让、出租等违规使用码号资源。
三、是加强接入管理。要求基础电信企业提供接入服务前,核实必要信息并留存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提供接入服务。在合同协议中明确具体要求,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提供接入服务。建立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和技术手段,从事前、事中、事后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加强资源管理,防范违规使用,审慎与存在骚扰电话问题的企业合作。
四、是加强经营行为管理。要求呼叫中心企业健全内部管控机制,建立技术手段,严格控制呼出,禁止拨打骚扰电话或为拨打骚扰电话提供便利,留存不少于30日的通话记录等信息,不得擅自转租转售语音中继线路等通信资源,不得违规更改、隐藏电信业务接入号码,并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五、是明确相关事项。明确仅提供呼叫中心系统和坐席出租服务的也属经营呼叫中心业务,要求相关经营者核实用户语音中继和号码的合法性和防范骚扰电话。明确自用类型、人力外包、技术服务等不属于经营呼叫中心业务的情况。同时,根据我部《开展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相关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审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工信厅信管﹝2019﹞86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申请经营呼叫中心业务符合告知承诺试点条件的,按照相关要求执行。
六、是明确相关工作要求。要求相关企业提高思想认识,坚决落实《通知》要求,遏制拨打骚扰电话扰民。要求相关企业立即开展自查,自觉纠正不符合《通知》要求的行为,并于2020年7月底前完成自查整改。要求将呼叫中心企业因骚扰电话问题被有关政府部门通报、约谈、行政处罚等依法纳入电信业务经营不良和失信名单,电信管理机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分别在新增许可、接入号码备案及新增接入、合作等环节进行信用约束。